威廉希尔新闻
威廉希尔News
威廉希尔绿色充电站或将成为行业新风口——零碳研究院碳报(第八十期)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1月11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威廉希尔体育William Hill《意见》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
零碳解读:美丽中国建设事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此次意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全方面的要求和措施,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提供了路径指引和政策保障。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1月12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以视频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主持。双方就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重点合作领域工作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双方商定将按照《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共识,在工作组机制下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交流互鉴,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零碳解读:2023年11月,中美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中提出,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COP28上,在两国合作下,多个全球气候议题和目标得以达成。新年伊始,中美便正式启动气候行动工作组,预示着中美两国在气候合作领域将进一步加速,也必将推动全球气候应对和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1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鼓励条件适宜地区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形成绿色充电一体化系统。鼓励开展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结合农村地区充电设施环境、运行维护要求等,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
零碳解读: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数量的增加,县城和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鼓励开展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等措施,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新能源电”,而且可以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集中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形成绿色柔性的充电网络。
近日,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 年,我国总计培育30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0项以上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达到12000张。到2030年,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度高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牌。威廉希尔体育William Hill
零碳解读:建材及城乡建设领域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建筑规模总量巨大,发展绿色建材对推动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此次方案提出要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到2026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这将加快推动建材企业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及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将在“十五五”时期(2026年-2030年)全面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零碳解读:作为能源和碳排放大省,内蒙古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碳排放双控转变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此次,内蒙古提出到“十五五”时期,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碳排放总量控制分别提出约束性目标和预期性目标,并建立碳排放双控指标评价考核制度,为碳排放双控转变提供了激励和约束机制。
1月8日,海南省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规划》提出实施绿氢产业示范园区工程、氢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等六项工程,到2025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年,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40万吨/年。
零碳解读:近年来,国内外国家纷纷加大氢能发展力度,我国绿氢项目投资也屡创新高。海南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和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具备发展氢能的资源优势。同时,作为应用广泛的清洁能源,氢能也是海南打造自身清洁能源岛的重要支撑。
近日,经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批准登记,全国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数据产品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线下交易。本次交易中,双方以出口钢铁线材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为交易标的物。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出具报告,确保交易数据有效性。数据产品登记及交易过程则由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合规管理并上链存证,有效助力了下游企业开展欧盟出口业务。
零碳解读:2023年10月1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启动试运行,依据CBAM规定,电力、钢铁、铝业、水泥、化工、氢等六大行业相关产品在出口到欧盟国家时,需要提供碳排放数据。未来,获取真实有效的碳排放数据,降低碳排放数据要素流通成本将成为相关出口商的重要需求,此次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关税”数据交易或将成为行业参考案例。
近日,艾罗能源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2024年全国首家A股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本次艾罗能源募集资金总额超22亿元,主要投向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项目。
零碳解读: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储能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储能项目投资激增,行业竞争加大,也加剧了储能领域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此次艾罗能源成功上市融资有助于缓解储能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激发储能行业的投资需求。
1月8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具备应用于行业核心业务的能力,可以投入使用。该卫星由八院研制并发射,是全球首颗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可实现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气体、温室气体、云和气溶胶以及陆表、水体等环境要素大范围、连续、动态、全天时的综合监测。
零碳解读:展开温室气体监测是推动碳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该卫星首次实现了主动激光二氧化碳全球、全天时、高精度探测,生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二氧化碳主动激光监测遥感数据产品,为精准高效推动我国碳减排提供了数据支撑。
近日,标普全球的预测,由于对煤炭、石油和其他碳密集型能源的替代来源的需求,预计2022年至2030年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将达到5.6万亿美元。同时,由于铜是电网、风力涡轮机制造等必需的核心金属,花旗银行预测,如果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到2030年铜的需求量将再增加420万吨,价格将升至1.5万美元/吨威廉希尔。
零碳解读:COP28上,世界120多个国家支持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3倍,这打开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空间。在此背景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和相关产业链也必将迎来扩张期。当前,风电光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三分之二以上,风电光伏领域投资及上下游产品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近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电网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加快建设和更新输电及配电网络,同时电网改造需适应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应对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据悉,到2030年欧盟将需要5840亿欧元投资以实现电网现代化。
零碳解读:随着新能源电力的发展,构建能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智能电网便成为各国电网升级改造的主要方向。数据显示,欧盟40%的配电网络已有40年以上的历史,智能电网建设也相对落后。因此,在能源转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欧盟对智能电网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或将吸引全球智能电表、逆变器等设备商的注意。
1月11日,新华社发布《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低碳应用。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相继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鼓励条件适宜地区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形成绿色充电一体化系统,打造具有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的智能有序充电网络,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鉴于我国庞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发展空间,智能有序的绿色充电基础设施或将成为新能源领域新的投资风口。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也激发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补能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激增。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按合理车桩比计算,我国充电桩市场仍存在缺口。中国充电联盟公布数据显示,2023 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车桩增量比为 2.8:1。从总量看,截至2023 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其中,公共充电桩约272.6万台,整体车桩比约为2.37,公共充电领域车桩比仍较为紧张。
从未来增长空间看,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
按45%渗透率计算,每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量将达到1500万辆左右,这将带动新增充电基础设施需求达到500万台/年;长期来看,如按替代50%燃油汽车的比例计算,未来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市场增量将在1.5亿辆左右。按车桩比3:1计算,我国充电桩增量需求将有5000万台。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补能设施,充电桩已成为新基建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充电桩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也提出要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我国将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加快推进充电桩市场发展。
当前,我国充电桩市场仍面临整体规模不足,局域分布不均的情况。数据显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充电桩保有量合计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保有量前十省份占比高达70%以上。因此,想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进程,必须加强相对落后区域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2年,为进一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瓶颈,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加快补齐县城、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同时,为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集中充电对电网的冲击问题,《意见》提出要推进车网互动技术创新与试点示范,加快开展智能有序充电示范小区建设、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至此,充电桩已成为新基建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廉希尔,也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和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设施支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在用电及充电领域面临的问题受到市场关注。首先,在我国仍以煤电为发电主力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低排放的绿色属性受到质疑;其次,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集中充电对电网稳定造成威胁,且与社区居民电容形成竞争,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快充电桩相关技术、模式与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充电桩的保障能力。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出台的相关政策旨在解决当下充电桩面临的挑战,推动充电桩与新能源电力协同发展,打造智能有序充电网络。
其中,“光储充放”一体化电站,即“光伏+储能+汽车充放电”模式,成为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市场上的热门方向。“光储充放”一体化通过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自由调节和调度电力需求,既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新的盈利方式,促进绿色能源发电参与市场,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汽车补能和充电桩长期稳定发展的一种理想方案。
一方面,绿色充电站通过将光伏和风电等绿色电力与充电桩结合,可以摆脱新能源汽车使用煤电尴尬局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新能源电,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出行。同时,也可以创造新的光伏风电应用场景,推动化解国内光伏产能。
另一方面,智能充电站通过发展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储能作用,将动力电池作为移动储能参与电网运行的灵活性资源,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间的能量流、信息流双向互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提升我国电力灵活性资源的配置效率。
由此可见,发展绿色智能充电设施不仅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新能源电、促进光伏等产业的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有助于丰富交通出行领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以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为代表的新型绿色智能充电基础设施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新风口。